【摘要】目的:探讨瘤内和瘤周 C T 影像组学特征对纯磨玻璃结节(pure ground glass nodules,pGGN)肺腺癌浸润性的预测价值。 方法: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6 月—2022 年 6 月在苏北人民医院术前行胸部 CT 平扫的 257 例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, 包括浸润前病变(pre-invasive lesion,PIL)48 例,微浸润腺癌(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s,MIA)150 例,浸润性腺癌(invasive adenocarcinoma,IA)59 例,将样本设为 PIL/MIA 组(n=198)和 IA 组(n=59)。使用上海联影 uAI 软件绘制瘤内感兴趣区(ROI),使用 膨胀算法沿结节边缘外扩 3 mm,依此提取瘤内 ROI 和瘤周 ROI 的影像组学特征,Lasso 回归特征筛选,获得最优组学特征。使用五折交叉验 证将样本量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,依此构建瘤内组、瘤周组和联合组影像组学模型。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查出预估肺腺癌浸润性 的单独危险要素,建立临床影像模型。最后,瘤内、瘤周最优组学特点结合临床影像特点构建临床影像组学模型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(ROC) 曲线评估各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,Delong 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(AUC)值。结果:联合组学模型预测效能高于瘤内组学模型和瘤周组学模型 以及临床影像模型(训练集 AUC:0.867 vs 0.851 vs 0.826 vs 0.834;测试集 AUC:0.854 vs 0.847 vs 0.802 vs 0.82),联合组学模型 较瘤周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Z=2.760,P=0.005)。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进一步提升(训练集 AUC=0.882,测试集AUC=0.86),且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较瘤内组学模型(Z=2.546,P=0.010),瘤周组学模型(Z=3.448,P< 0.001)和临床影像模型(Z=2.596, P=0.009)在训练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结论:瘤内、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 pGGN 肺腺癌的浸润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;联合临床影像 特征后的模型诊断效能进一步提升。
【关键词】影像组学;计算机体层成像;肺腺癌;磨玻璃结节;瘤周微环境